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

















  • 《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Zealot: The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of Nazareth






    反抗帝國,反抗權貴,耶穌是搞革命的猶太農民

    本書重返歷史現場,還原耶穌的真實面貌,重新詮釋基督教的起源與精神



    他是一位充滿魅力的傳道者敢於冒犯宗教領袖的權威

    他是激進的猶太民族主義者勇於挑戰外邦統治者。

    他是革命的狂熱分子,四處聚集門徒,計在世間建立上帝的國度

    「當我愈解耶穌的真實生平,愈解他身處的動盪世界,

    以及他對羅馬暴政的反抗,我愈被他吸引。

    耶穌以猶太農民與革命分子之姿,挑戰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的形貌,

    在我心中反而比教會塑造的超然絕塵形象更為真實。」──本書作者



    本書試圖考察歷史上耶穌的真實面貌,也就是被基督教神化「之前」的耶穌。藉由羅馬帝國的文獻以及各種歷史考證,佐以聖經的描述,作者顛覆了傳統對於耶穌的許多詮釋。



    根據作者考證,耶穌出生在貧窮的小鎮拿撒勒,家族多半從事木工與建築工,屬於底層階級,地位只比乞丐、奴隸高一點。他沒受過多少教育,目不識丁,可能是私生子。在拿撒勒,木工根本沒有工作可做,身為木匠的耶穌必須到城市工作。



    年輕的耶穌從農村來到城市,他目睹巨大的城鄉差距。富有的城市公共設施周全、交通四通八達,而拿撒勒連一條道路都沒有。他也感受到巨富與赤貧。白天他為富有的猶太貴族蓋豪宅,晚上自己住的卻是破落的小屋。



    農村的人不是跑到城市為富人做牛做馬,就是在農村辛苦耕種,供應糧食給城市的人。而住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大祭司,卻過著極盡奢華的生活,勾結富商和官吏,壓迫底層猶太人,對他們課徵重稅,兼併他們的土地,使窮人陷入徹底的絕望,強盜與叛亂活動四起。



    在迦南地區成為革命溫床的同時,有個名叫施洗者約翰的人在約旦河邊,一邊洗除人們的罪惡,一邊宣揚革命的理念。許多對羅馬帝國不滿的群眾慕名前來,耶穌也是其中之一。他接受約翰的教導,並在約翰死後成為他的繼承者。



    耶穌回到家鄉,準備傳播上帝國度的到來與末日將近的訊息。他的鄰人不歡迎他,擔憂耶穌的激進主張會讓他們不得安寧。他的家人勸他當個安分的木工,但耶穌拒絕了。



    耶穌批評權貴,挑戰既得利益者。他像個社運分子,衝進了象徵權力的堡壘:耶路撒冷聖殿。他堵住聖殿入口、打翻桌椅、趕走攤販,大肆批評時政。



    耶穌宣稱在不久的未來,猶太人將擁有屬於自己的國度,既有的秩序將會反轉,富人與有權力的人將會變成窮人與無權力的人。他明知自己的言行將難逃一死,還是四處宣揚理念,直到羅馬人逮捕他,以煽動叛亂的罪名處死他。



    耶穌死後,反抗羅馬的行動並未消減,一個革命家被處死,就有另一個革命家興起。加上羅馬派來的總督都是一些無能之輩,只忙著鞏固權力,不僅不理會民眾的不滿,還以殘酷的血腥鎮壓試圖嚇阻,最後民怨累積到極限,終於爆發全面性的革命。



    西元六十六年的這場猶太革命十分慘烈,在耶路撒冷,羅馬軍隊殘暴地姦殺擄掠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幼,不論貧富,不論效忠羅馬或反抗羅馬,逢人便殺,甚至阻斷水源與糧源,讓人們活活餓死。



    屠殺造成猶太人巨大的陰影,導致後世追隨者在宣揚耶穌事蹟時,因為害怕羅馬統治者報復,刻意降低耶穌的政治性與革命色彩,只強調神性與和平的一面。耶穌從此由帶領革命的猶太民族主義者,變成宣揚和平而不關心世俗的精神領袖。



    透過本書,不僅可以瞭解耶穌的另一面,也理解一個國家如何導致人民的反抗。而這樣的歷史至今在世界各地仍不斷上演著。



    ※本書重點介紹



    第一部

    從耶路撒冷聖殿的獻祭儀式談起,佐以暗殺情節,逐步帶出公元前兩世紀中猶太人的歷史、宗教及社會發展,特別是自馬加比反抗運動讓猶太人從塞琉古王國獲得短暫獨立、卻又在一百年後落入羅馬外來統治的困窘情境。耶穌就在此時出生在卑微的拿撒勒小城。



    就在此一階段,出現了「第四哲學」,他們的基本信念是要藉助狂熱的一神信仰讓以色列從外邦的統治中解放,這也是本書原名「狂熱派」(Zealot)的緣由。面對殘酷無情的總督彼拉多以及羅馬統治者,狂熱派分子的憤怒和反抗一步步將猶太族群帶向集體反叛,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猶太戰爭以及悲壯的馬薩達集體自殺行動。

    第二部

    焦點轉到在猶太群眾的政治期待和想像中以「公開入城」的方式進入耶路撒冷的耶穌。他以憤怒的姿態潔淨聖殿的行動反映出他潛在的狂熱派特質。儘管耶穌不屬於後來和羅馬政權對抗的狂熱黨,但因他的彌賽亞理想對羅馬占領巴勒斯坦構成威脅,且他的狂熱派論點也讓聖殿當局芒刺在背,他最終被羅馬人釘十字架。



    第三部

    耶穌想在人世間建立上帝國的運動失敗後,他的追隨者如何重新詮釋耶穌的任務與身分,以及猶太彌賽亞的性質與定義?福音書作者為什麼極力淡化耶穌訊息中帶有的革命性質,刻意抹去耶穌運動中帶有的革命色彩?



    作者指出,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後,基督教開始出現兩個不同而彼此競逐的詮釋體系:其中一派的領袖是耶穌的弟弟雅各;另一派則由保羅帶領。這兩個團體彼此仇恨、水火不容,但雙方的競爭反而讓基督教成為我們今日所知的全球宗教。



    原本雅各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伴隨著西元七○年羅馬大軍夷平耶路撒冷,雅各門派在耶路撒冷一切也被殲滅。定義耶穌訊息的任務因此落在另一批新人身上:受過教育、住在城市、說希臘語的離散猶太人。為了使耶穌的訊息更能吸引外邦人,他們逐漸把擁有革命熱忱的耶穌轉變成羅馬化的半神,把企圖帶領猶太人脫離羅馬壓迫的耶穌,轉變成與塵世無涉的彼世之人。















      亞馬遜、紐約時報、出版人周刊、邦諾書店、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排行榜非文學類第一名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臺灣大學兼任教授)導讀

      陳士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推薦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好書,書中滿含歷史細節,將耶穌和他的時代清晰地描繪出來。正如作者所說:「與耶穌基督相比,拿撒勒人耶穌──凡人耶穌──毫不遜色,他與基督一樣令人折服、充滿魅力與值得欽敬。」虔誠的基督徒可以思考如何將他們信奉的聖子耶穌,與書中描繪的革命分子耶穌銜接起來,從而呈現一個不離地、不棄世的基督教。

      ──陳士齊(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高級講師,社會評論人及社運參與者)













    抗爭被消音,只流傳和平主義,背後是耶路撒冷屠城的淚與懼。

    作者雷薩?阿斯蘭曾經認為耶穌的故事是他所聽過「最精彩的故事」,然而,他愈研讀《聖經》,就愈發現福音書的耶穌和歷史的耶穌之間存在著極大的落差,後來他拋棄了基督教信仰,但仍然繼續潛心鑽研《聖經》。他發現:「耶穌以猶太農民與革命分子之姿,挑戰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而失敗的形貌,在我心中反而比教會塑造的超然絕塵形象更為真實。」就這樣,歷經二十年的嚴謹考查,他寫出了本書。

    本書試圖盡可能挖掘出歷史上的耶穌,也就是「基督教」之前的耶穌:一個具有政治意識的猶太革命分子。本書也要討論,耶穌想在人世建立上帝的王國失敗後,他的追隨者如何重新詮釋耶穌的使命與身分,以及猶太彌賽亞的性質與定義。這本書所揭露的耶穌,也許與我們預期的不同,但讓我們瞭解耶穌的另一面,也理解一個國家如何導致人民的反抗。而這樣的歷史,至今在世界各地仍不斷上演著。(文/編輯部整理)



























    • 作者介紹








      雷薩?阿斯蘭(Reza Aslan)



      伊朗裔美國作家。出生於伊朗,從小跟隨家庭傳統信奉伊斯蘭教。移民美國後,他參加了福音青年營,深受上帝吸引,改信基督教。但在鑽研聖經時,他發現其中有許多矛盾與不合理之處;上大學研讀宗教史之後,對聖經更加質疑。他因此拋棄基督教信仰,重回伊斯蘭教的懷抱。隨後他轉以學者的身分研究耶穌,在經過二十年的嚴謹研究之後,如今他更信從耶穌了,只不過他信仰的是身為凡人的拿撒勒人耶穌,而非做為神的基督耶穌。



      阿斯蘭目前為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創意寫作系及宗教系合聘助理教授,長期關注宗教史,擁有哈佛大學神學碩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宗教社會學博士學位以及愛荷華大學美術系碩士學位。







    • 譯者介紹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1493》、《奧許維茲臥底報告》、《歷史的歷史: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等多部作品。



















    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目錄導覽說明








    • 導讀:重新探查歷史的耶穌(鄭仰恩)

      地圖:西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聖殿

      作者的話

      導論

      年表

      第一部分

      序言:不同於以往的獻祭

      第一章:角落的一個小洞

      第二章:猶太人的王

      第三章:你們知道我從哪裡來

      第四章:第四哲學

      第五章:你們哪來的艦隊在海上掃滅羅馬人?

      第六章:元年



      第二部分

      序言: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

      第七章:曠野中呼喊的人聲

      第八章:跟從我

      第九章:上帝的手指

      第十章:願你的國降臨

      第十一章:你們說我是誰?

      第十二章: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



      第三部分

      序言:擁有肉身的神

      第十三章:基督若沒有復活

      第十四章:我不是使徒麼?

      第十五章:公義者

      後記:從真神所出之真神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作者的話



    十五歲那年,我發現了耶穌。



    高一夏天,我參加了北加州的福音青年營。那裡有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藍天,如果時間充裕,加上平靜的生活與溫暖的鼓勵,很難不感受到上帝的呼喚。依傍著人工開鑿的湖泊與高聳挺拔的松林,我與朋友歌唱、遊戲、交換祕密。我們擺脫家庭與學校的羈絆,無拘無束地玩耍。傍晚,我們聚集在營地中心,圍著營火坐成一圈。就在這裡,我聽到一則非凡的故事,從此改變我的一生。



    故事是這麼說的,兩千年前,在某個稱為加利利的古老土地上,創造天地的上帝化身成無助的嬰兒降臨人世。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無懈可擊之人。這個人就是基督,也就是人類的救主。他傳的道以及他所行的奇蹟,觸怒了認為只有自己才是上帝所揀選的猶太人,於是他被猶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雖然他大可讓自己免於可怕的刑罰,但他還是選擇一死。他的死至關重要,因為他的犧牲使人類得以免除原罪的重擔。但故事並未結束,三天後,他死裡復活,顯現出崇高而神聖的樣子。現在,所有相信他,衷心接受他的人,也將不死且獲得永生。



    我成長於宗教信仰混雜的家庭-有不太虔誠的穆斯林,也有活力充沛的無神論者-這的確是我聽過最精采的故事。在此之前,上帝從未如此吸引我。我在伊朗出生,我是穆斯林就跟我是波斯人一樣理所當然。我的宗教與我的族群身分密不可分。與絕大多數誕生在宗教傳統中的人一樣,信仰對我來說親如自己的肌膚,不可能視若無睹。伊朗革命使我家不得不逃離故鄉,此後,宗教,尤其是伊斯蘭教,就成了我家絕口不提的禁忌。簡單地說,伊斯蘭教會讓我們想起在伊朗失去的一切,我們所有的家當全落入當前統治伊朗的穆拉(mullah)手裡。儘管如此,我的母親仍會趁沒人看見時偷偷禱告,而我們仍可在壁櫥或某個抽屜找到一兩本被藏起來的《古蘭經》。不過大體而言,上帝幾乎已從我們的生活中抹去。



    對我來說,這其實是件好事。畢竟在一九八○年代的美國,身為穆斯林簡直跟火星人沒什麼兩樣。我的信仰就像青紫的瘀傷,很容易讓人看出我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我需要把它遮掩起來。



    另一方面,耶穌「就是」美國。耶穌是美國建國戲劇的中心人物。愈能接納耶穌,愈能讓我覺得自己是真正的美國人。我的意思不是我在權宜之下改變信仰。正好相反,我對這個自己新發現的信仰十分虔誠。在我心中,與其說耶穌是「救世主」,倒不如說是我的知心好友。青少年的我面對未知的世界,內心充滿徬徨,就在此時,耶穌向我提出了難以拒絕的邀請。



    一從青年營回來,我便急著向朋友與家人、鄰居與同學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就連剛認識的人,還有街上的陌生人,也成了我分享的對象:有些人樂意聽我說話,但也有人當面拒絕我。然而,就在我急於拯救世人靈魂時,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事。為了化解不信者的疑問,我透過研讀《聖經》來武裝自己,但我愈是鑽研,愈感受到福音書的耶穌與歷史的耶穌存在落差-亦即耶穌基督與拿撒勒人耶穌存在著不少差異。上大學之後,我開始正式研習宗教史,然而起初的困惑不僅未解,反而迅速擴大為對自我的全面懷疑。



    福音派基督教的基礎,至少以我受的教導來看,是無條件地相信《聖經》每個字句都來自上帝的啟示,因此《聖經》的文字是真實、忠於原義、正確無誤的。然而,我很快就發現這個信念明顯有問題,毫無疑問是錯的,而《聖經》也充滿了極為明確的謬誤與矛盾-一份文件經過數千年與數百人的傳抄,出現錯誤是可預料的-我因此陷入混亂,精神上完全失去了依靠。跟許多遭遇類似狀況的人一樣,我在氣憤之下拋棄了基督教信仰,彷彿我受騙購買了一個昂貴的贗品。我開始重新思考祖先的信仰與文化,並且從中找到年幼時未曾感受到的深刻而親密的熟悉感,那種感覺就像與老朋友久別重逢。



    在此同時,我持續進行我的宗教研究,潛心研讀《聖經》,但我不再是過去那個盲從的信徒,而是追根究柢的學者。我不再拘泥於《聖經》所有故事都是真實的信條,我從文本中看到更耐人尋味的真實,一種刻意與歷史脫鉤的真實。諷刺的是,我愈瞭解耶穌的真實生平,愈瞭解他身處的動盪世界,以及他對羅馬暴政的反抗,我愈被他吸引。事實上,耶穌以猶太農民與革命分子之姿,挑戰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帝國而失敗的形貌,在我心中反而比教會塑造的超然絕塵形象更為真實。



    經過這二十年對基督教起源的嚴謹研究,今日我有信心說,我對耶穌的信從要比過去更為忠實,只不過我現在信從的是拿撒勒人的耶穌,而非耶穌基督。我希望本書能以我當初傳布基督故事的熱忱,來傳布歷史上的耶穌的福音。



    導論



    我們能得知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這本身就是一件奇蹟。這名巡遊各地的傳道者,從這一村走到那一村,高聲宣揚末日將近,後頭還跟著衣衫襤褸的追隨者,這樣的景象在耶穌的時代極為常見-事實上,由於太過常見,因此在羅馬菁英眼中,這樣的景象宛如一種諷刺畫。在一段描繪這類人物的滑稽文字中,希臘哲學家凱爾蘇斯想像一名猶太聖人,他在加利利的鄉野漫遊,並未對特定人士講道,只是大聲喊著:「我是上帝,或上帝的僕人,或聖靈。我降臨了,因為世界已陷入毀滅的苦難之中。不久,你們將看到我手持天國權柄來到人世。」



    西元一世紀是巴勒斯坦猶太人渴求天啟的時代。羅馬人當時所稱的巴勒斯坦,是一片廣大的地區,涵蓋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大部分的約旦、敘利亞與黎巴嫩。無數先知、傳道者與彌賽亞走遍聖地,傳遞上帝即將審判的消息。這些所謂的假彌賽亞,許多人的姓名為當時所知,有些甚至記載於《新約》之中。《使徒行傳》提到,先知丟大曾擁有四百名徒眾,但之後羅馬人抓住他,將他斬首。有位具有神奇魅力的人物,只知道大家都稱他「埃及人」,他在沙漠裡聚集了大批追隨者,但這些人幾乎全遭羅馬軍隊屠滅。西元前四年,大多數學者認為拿撒勒人耶穌在這年誕生;也就是在這年,一個名叫阿斯隆吉斯的窮困牧羊人自行加冕為「猶太人的王」,他與追隨者遭羅馬軍團無情鎮壓。另外還有一名自認是彌賽亞的人,我們就姑且稱他是「撒瑪利亞人」。這個人並未糾集軍隊,也未挑戰羅馬的權威,但彼拉多依然將他釘十字架-這顯示當局已經感受到民間瀰漫著一股追求天啟的狂熱氣息,因此對於任何煽動性的言詞都極度敏感。強盜頭子希西家、佩里亞的西門、加利利的猶大及其孫子米拿現、吉歐拉之子西門,與科克巴之子西門-這些野心家全自稱是彌賽亞,他們全因此遭羅馬人處死。此外還有艾賽尼派,這個教派的一些成員住在死海西北岸庫姆蘭的乾燥高原上,與世隔絕;西元一世紀的猶太革命黨,又稱狂熱派(Zealots),他們協助發動對抗羅馬的血腥戰爭;最後是令人畏懼的盜匪刺客,羅馬人稱他們是希卡里派(持短劍者)。西元一世紀在巴勒斯坦興起的這些派別,充分反映了當時的彌賽亞熱潮。



    關於拿撒勒人耶穌,我們只握有兩件確然不移的歷史事實:首先,耶穌是猶太人,西元一世紀初,他在巴勒斯坦領導廣受支持的猶太運動;其次,羅馬因為他領導猶太運動而處死他。光憑這兩件事實,自然無法完整描繪兩千多年前這名男子的生活全貌。然而,如果能夠對照耶穌身處的那個充滿騷亂的時代-感謝羅馬人,我們因此知道不少當時的事-那麼這兩件事實就能協助我們描繪出比福音書更貼近歷史的拿撒勒人耶穌肖像。事實上,從這場歷史活動中浮現的耶穌-一名投身於西元一世紀巴勒斯坦宗教與政治騷動的狂熱革命分子-與早期基督教社群描繪的溫和牧羊人形象,兩者幾乎沒有類似之處。



    思考一下:釘十字架幾乎是羅馬人專門用來懲罰煽動叛亂者的刑罰。當耶穌痛苦地扭動身體時,羅馬人在他頭上放了個牌子-上面寫著「猶太人的王」-這是耶穌的「罪狀」(titulus),儘管一般認為這是為了諷刺耶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每個被釘十字架的罪犯都有這樣的牌子,上面寫著他是犯了什麼罪才遭到處死。在羅馬人眼裡,耶穌的罪名是企圖建立王國(也就是叛國),與當時每個自稱是彌賽亞的人罪名一樣,而這些人也全遭到處死。耶穌不是獨自一人受死,福音書提到在耶穌兩旁各釘了一個人,他們被稱為是lestai,這是希臘文,翻譯成英文就是「竊賊」,但真正的意思其實是「強盜」,而羅馬人多半以此來稱呼叛亂分子或造反者。



    這三名造反者所在的山丘滿布十字架,每座十字架上都掛著痛苦流血的身體,這些人都因為違逆了羅馬的意志而受此刑罰。光是這樣的景象就足以使人質疑福音書對耶穌的描繪:他只是一名追求無條件和平的人,與當時的政治動亂毫無關係。廣受民眾支持的彌賽亞運動領袖,呼籲建立「上帝的國度」-對猶太人與異教徒來說,這個詞其實與反抗羅馬大同小異-如果說這種行為與猶太行省的猶太人之間普遍瀰漫的革命情緒無關,未免太不可思議。



    福音書作者為什麼極力淡化耶穌的訊息中帶有的革命性質,為什麼刻意抹去耶穌的運動中帶有的革命色彩?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瞭解,幾乎所有關於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使命的福音故事,都是在西元六十六年猶太暴亂「之後」寫成的。那年,有一群猶太叛亂者在信仰上帝的熱情驅使下,鼓動同胞發動叛亂。令人意外的是,叛軍居然成功收復聖地,驅逐了羅馬人。有四年的時間,上帝之城再度回到猶太人手裡。西元七○年,羅馬人捲土重來。羅馬軍隊在包圍耶路撒冷不久之後,就攻破城牆,搶掠居民。他們逢人便殺,屍體全堆置在聖殿山,血水沿石板街道流下。屠殺結束之後,羅馬士兵縱火焚燒聖殿。大火從聖殿山往外蔓延,將耶路撒冷的牧地、農田與橄欖樹盡皆燒毀,舉目所及全成了焦土。由於聖城毀壞得太過徹底,約瑟夫斯因此寫道,我們找不到任何痕跡可以證明耶路撒冷曾住過人。數萬名猶太人遭到屠殺,僥倖存活的則被上了鎖鏈驅趕出城。



    猶太人在遭遇這場災難之後,精神上的創傷難以想像。猶太人被逐出上帝應許之地,卑躬屈膝地與羅馬帝國異教徒雜居,西元二世紀的拉比因此刻意將猶太教與激進彌賽亞民族主義逐漸區分開來,因為後者引發與羅馬的戰爭使猶太人遭此劫難。此後,《摩西五經》取代聖殿成為猶太人生活的重心,而拉比猶太教也開始興起。



    基督徒也覺得有必要與這些使耶路撒冷遭剷平的革命狂熱分子保持距離,這麼做不僅能讓早期教會免遭羅馬報復,也因為此時的猶太宗教已被歸類為低賤的社會階層,基督教傳福音的對象因此轉移到羅馬人身上。於是基督徒開始重新塑造耶穌,希望將耶穌從革命的猶太民族主義者,轉變成宣揚和平不關心世俗的精神領袖。這樣的耶穌才能被羅馬人接受,而事實上羅馬人確實接受了。三個世紀之後,羅馬皇帝狄奧多西(Flavius Theodosius,死於西元三九五年)讓耶穌基督巡迴傳教的運動成為官方宗教,我們今日所知的正統基督教於焉誕生。



    本書試圖盡可能挖掘出歷史上的耶穌,也就是基督教「之前」的耶穌:一個具有政治意識的猶太革命分子。兩千年前,他在加利利的鄉野巡遊,召集追隨者發起彌賽亞運動,企圖建立上帝的王國。然而,他在耶路撒冷公然挑釁,又在聖殿大肆抨擊,因此遭羅馬當局以煽動叛亂的罪名加以逮捕處死。本書也要討論,耶穌想在人世建立上帝的王國失敗後,他的追隨者如何重新詮釋耶穌的使命與身分,以及猶太彌賽亞的性質與定義。



    有些人認為這麼做只是浪費時間,他們相信歷史上的耶穌已經亡佚,不可能恢復。「追求歷史耶穌」的熱潮早已消褪,學者不再自信滿滿地認為現代科學工具與歷史研究可以讓我們揭露耶穌的真實身分。這些人認為「真正」的耶穌已不重要。我們應該把心力放在可理解的耶穌身上,也就是耶穌基督。



    我同意,撰寫拿撒勒人耶穌的傳記,跟撰寫拿破崙的傳記相比完全是兩碼事。前者猶如拼湊一幅巨大的拼圖,但偏偏手中只有少數的拼圖零片;我們無計可施,只能盡可能就我們所知,猜測完整圖像的模樣,填滿空缺的拼圖。偉大的基督教神學家布爾特曼(Rudolf Bultmann)常說,追求歷史的耶穌,說穿了其實是一種內在的追求。學者總是看到他們想看到的耶穌。他們太常從自己建構的耶穌形象中看到「自己」-也就是他們自身的倒影。



    然而,光是盡可能利用現有知識進行推測,就足以-即使極其微小-讓我們質疑對拿撒勒人耶穌的最基本假定。如果我們以歷史的角度分析福音書的主張,我們可以去除《聖經》中的文學矯飾與神學色彩,拼湊出更為精確的歷史耶穌形象。事實上,如果我們努力將耶穌放回他原本生活的社會、宗教與政治脈絡-反羅馬的民怨正逐漸加溫,而後爆發的叛亂將從此改變猶太教的信仰與儀式-那麼,就某方面來說,他的傳記將會自然成形。



    這個過程所揭露的耶穌,也許與我們預期的不同;他當然不是絕大多數現代基督徒認識的耶穌。但無論如何,他是唯一我們可以透過歷史來理解的耶穌。



    至於其他,則是信仰的事。

















    據我們所知,耶穌時代的拿撒勒,木工在這裡找不到事情可做。儘管如此,傳統上還是認為耶穌的職業是:tekton,指木工或建築工,在整部《新約》中,只有一句話提到耶穌是木工(馬可福音6:3)。如果這項記載屬實,那麼身為工匠與按日計酬的勞工,耶穌在西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應該屬於最低階層的農民,地位只比貧民、乞丐與奴隸高一點。tekton是羅馬人的俚語,指沒讀過書或不識字的農民,而耶穌很可能就是這兩者。

    西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文盲率高得嚇人,貧民尤其如此。據估計,百分之九十七的猶太農民不會讀寫,然而,這個數字並不令人驚訝,因為耶穌身處的社會長久以來一直以口述為主。不可否認,《希伯來聖經》在猶太人的生活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耶穌時期,絕大多數的猶太人對於希伯來文只有最粗淺的認識,他們所知的希伯來文僅能讓他們在猶太會堂勉強聽懂祭司宣讀的經文。希伯來文是書記與律法學者使用的語言—知識性的語言。像耶穌這樣的農民要用希伯來文溝通,恐怕相當困難,即使是交談也很難。因此,許多經文必須翻譯成亞拉姆語(Aramaic),這是猶太農民使用的主要語言:也是耶穌使用的語言。耶穌也有可能懂一點基本的希臘語,這是羅馬帝國的通用語(諷刺的是,拉丁文在羅馬占領的土地上反而最少人使用)。他懂的希臘語或許勉強能讓他與人協商契約或與顧客交易,但他顯然無法用希臘語傳教。唯一能用希臘語溝通無礙的猶太人,是已經希臘化的希律朝菁英、猶太的祭司貴族與離散各地受過較多教育的猶太人,加利利的農民與按日計酬的勞工是不可能精通希臘語的。

    無論耶穌說的是哪一種語言,我們都沒有理由認為他可以閱讀或書寫這些語言,就算是亞拉姆語也一樣。路加提到耶穌十二歲時在耶路撒冷聖殿與拉比和書記針對《希伯來聖經》的細微處交相辯論(路加福音2:42-52),又提到耶穌到拿撒勒的猶太會堂(實際上這座會堂根本不存在)朗讀以賽亞的書卷,使法利賽人感到吃驚(路加福音4:16-22)。這兩段敘述全屬虛構,它們全來自傳福音者的想像。路加的敘述如果是真的,那麼耶穌非得受過正式教育不可,然而這種事更不可能發生。拿撒勒根本沒有學校供農民的子女讀書。耶穌受的教育完全來自他的家人,從他日後成為木工與按日計酬的工人來判斷,耶穌很可能跟他的父親與弟弟們一樣,學習的全是木工技藝。

    儘管天主教的教義認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一直保有處女之身,但耶穌「有」兄弟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福音書還是保羅的書信都不只一次提到耶穌有兄弟。就連約瑟夫斯也提到耶穌的兄弟雅各,他在耶穌死後成為早期基督教會最重要的領袖。我們也沒有理由否認耶穌來自一個大家庭,他至少有四個兄弟,他們的名字福音書都曾提及—雅各、約瑟、西門與猶大—此外還有數目不詳的姊妹,遺憾的是,福音書並未提及她們的名字。

    耶穌的父親約瑟,他的生平罕有人知,福音書描述完耶穌誕生之後,就未再提起約瑟。一般認為約瑟在耶穌年幼時去世,但也有人認為根本沒有約瑟這個人,他是馬太與路加虛構出來—也只有這兩位傳福音者提到約瑟這個人—用來描述極具爭議的一起事件:童女生子。









    編/譯者:黃煜文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5*21
    頁數:320


    出版地:台灣


















    • 作者:雷薩.阿斯蘭




    • 譯者:黃煜文








    • 出版社:衛城出版




    • 出版日:2014/5/14








    • ISBN:9789869047630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清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